简历

背景

 

肖旭,1983年生于重庆,在乡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对他而言,童年最有趣的的时刻便是看着祖父用宣纸和竹为已逝者制作献祭用的房子。大概从那时起,关乎时空的观念便已在他的脑海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传统与现代——两个世界的联繫自幼就已深深地影响着他。

 

肖旭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别于2007年获学士学位、2010年获硕士学位。肖旭自幼热爱艺术,并对艺术有着自己的独特认识。在四川美术学院求学的时光里,肖旭得以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同时,受到四川美术学院传统而不失开放、前卫之艺术风气的影响,肖旭十分注重艺术创新。经过多年辛勤付出,肖旭现已成为当代画坛的重要艺术家。

 

肖旭曾举办多次个展。如2018年,由方由美术在香港为其举办的个展「潺云」;2016年,于台北当代艺术馆举办个展「瀛洲排演」。肖旭作品也曾先后参与国内外重要展览。如2014年,由方由美术在香港海事博物馆举办的「新水活墨」展;2014年,于纽约举办的「梦幻仙境——水墨群展」;2013年,于香港举办的「七十后新水墨——怡情斋收藏展」;2012年,于台北举办的「丹青系古今——两岸当代水墨艺术家联展」等。他最近的展览是在2019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同年还于台北当代展出了作品。

 

视往昔为珍宝

 

肖旭的作品以中国画创作为主体,具体而言,又以工笔类(山水)作品见长。从整体来把握,作品以较为深暗的色调为主要面貌:他善于利用传统的媒介(纸、笔、墨)和传统的语言(山石、水、云雾),营造出一股如梦境般的迷幻气氛。在黑暗气氛的驱动下,飞禽走兽漫游其中,与现代事物并置出现。

 

肖旭主张自己与过去的联系,他说:「我对绘画的热情扎根于我对传统山水画的情有独钟。」他的灵感,源于赵孟頫、倪瓒与黄公望。

 

在谈论到传统对肖旭的影响时,台湾台南长荣大学书画学系教授熊宜敬指出肖旭积极投入到钻研传统中国画的「无尽的宝库」之中。魏晋时期的文人学士倾向以宁静的山水画回应当时混沌的政治局势,肖旭也因此而延伸出关于「创造的领域」的作品。尽管古代的艺术家与诗人同样地描绘大自然,肖旭则在作品中加入了共同回忆中的神话里的动物以增强自然的规律。

 

肖旭被过去深深吸引,但并非意图成为过去的一部分,他认为:「在现代生活中,我感到离传统太远了,但我永远不会停止寻找它。」

 

肖旭对摄影和电影也深有兴趣,因此他的作品中具有一种类似电影的特质。在空闲时间,他还常常到博物馆和寺庙汲取灵感。这些兴趣共同促成了肖旭艺术风貌的形成。

 

穿越森林之旅

 

肖旭的作品以深色为主。正如艺术家、评论家Luo Ma认为:「肖旭的画一直被浓浓的黑暗笼罩着,只有中心处散发出一丝微弱的光芒......他对幻想与现实、自然和生命的困境展开了坚持不懈的沉思和语言上的探索。」艺术家彭剑则认为:「肖旭的作品大多是黑色的......把观众置于一个梦境中,那里充满冲突与热情......彷彿在观看超现实的戏剧般。微妙的黑暗世界,吸引观众进入其中,聚光灯下的人物、动物……以及铁网。」

 

关于铁网的评论存在着分歧。这一意象在肖旭的许多作品中都曾出现。徐累在2012年肖旭「搜神记」展评中曾思索道:「铁网是萧旭绘画中唯一可辨的现代符号……自然秩序与铁网的并置,划出了两个对立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是自然法则下的神秘仙窟,还是在被隔绝的现代文明的牢笼里栖居?」

 

「我们不得不思考当下各自所处的窘境,因求助无门而不知所措,在生存与死亡间的推进中而苦苦挣扎——这就是当代文明的最后忏悔——迫不及待地想得到艺术的回应。」肖旭曾不无讽刺地说:「或许,我观察到太多这个世界的阴暗面。」

 

在文学上,对肖旭有较为重要影响的是法兰兹·卡夫卡,他的小说作品《城堡》和《审判》处理了人物在迷宫般令人迷失的国家或官僚体制等世界之间的旅程。在他的画中,鹿成为了在黑暗环绕的世界中一个天真的象徵,它或许就像是《审判》中的角色。

 

他还受到魔幻写实主义作家加布列·贾西亚·马奎斯与乡村田园诗的编年史家亨利·梭罗的影响。还有一些他认为重要的文学家如奥罕·帕慕克、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伊塔罗·卡尔维诺、芥川龙之介及豪尔赫·路易斯·波赫士等。

 

野生动物

 

在肖旭的作品中,除了神话中的龙和真实存在的野生动物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海洋生物章鱼,它的存在融合了在海面之上和天空之下的世界。章鱼的存在把黑暗、薄雾和风暴置于一个全新的背景之下,当光线穿过海浪进入海里,我们会注意到水下世界的黑暗。这会自然地引人思考:假如世界并不是如我们所想的?假如世界里的森林生物会自由陶醉地漫游,然后穿过潮湿繁茂的枝叶向我们游近?

 

随着长着独角兽犄角的狮子和犀牛开始在画中的竹林或文人石中探出脑袋,隐喻开始被打破。这是个古代象征被奇异景象包围的世界。古人用这样的眼光望向作为后代的我们——一个怪异的闯入者,如同一只犀牛横行在他们熟悉的山水之中?

 

未来

 

当肖旭被问及未来时,他意识到自己心中如此贴近实验性的意义——这种价值在于不断地尝试并挑战自己和观众。

 

也许萧旭把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Walden)中的一句话铭记于心:「至少我从试验中领悟到,一个人若能自信地朝他梦想的方向迈进,努力经营他所嚮往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作品
展览
出版
新闻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