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k Jeor
繪畫自然災害和景觀
「我視風景畫為可以在內隨處走動的實體環境。我喜歡這個比喻,因為風景和散步是我個人極度喜愛之事。」
他的作品以水彩紙本為主,在他的工作室裡有天然的障礙和傾斜的表面,創造了一種新的地形。因此,他定位紙張的角度,讓地心吸力承擔其作為主要自然力量的角色。Jeor的畫作總是承載著自己的心理景觀 ── 一片傷痕累累的陸地。 他經常在開始新作品時,以一種共同的思維提到我們全球的災難:「災難性事件是我的一部分,如山泥傾瀉、髒水、沐浴在油污裡、黴菌等詞彙,這些自然災害開拓了我的創作思路、帶給我靈感,在我起筆的瞬間,就油然而生。」他畫中的人造物象徵著人類入侵自然界的行為;其中,管道作為互相連接溝通的象徵,以具象的形式串連著幾件作品的中心思想。
二元對立、掌控者
Jeor的畫作多以號碼而非題目為名,好像在暗示文字只會局限作品而非用作解釋它。這在某程度上與Jeor對自己作品的看法有關, 他認為自己的畫作不應被視為單獨個體或系列的一部分。 他堅拒以機械化、「自動導航」般的方式去做藝術創作:「一幅畫應該是獨特而具整體性、明確而具延伸空間。」
譜出音韻與繪畫
Jeor自幼受鈴木教學法下學習長笛和大提琴,即透過童年的直覺及聽覺,久而久之令音樂學習變成一種習慣而非機械式的背誦樂理。至今這種學習法仍然深遠地影響他的創作模式:「鈴木學習法教人用耳朵跟隨旋律,在管弦樂團中與團員協奏。我作畫時也是這樣跟隨直覺的。我和一位敲擊樂手密切合作,他說用石頭、水、火和木頭都可以敲出音韻來。」
Jeor在作畫之餘也不忘創作音樂,更已經發佈過四張專輯。他年輕時寫的歌曲題材多受心靈啟發。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服務於一所積極傳福音的教堂,所以Jeor自小便跟隨父親到瑞典各處的教堂或其他活動表演自己編寫的音樂。在Jeor十七歲時,他一家人最終決定到斯德哥爾摩定居。
聖像學
在進行創作前, Erik Jeor不會預先構想好作品的最終面貌,並且盡量迴避構思作品的完成狀態。他的創作越來越趨向以這種方式進行:「最近,我一直以新的方式將色彩和細節結合......《Icône》是我一直以來在重複探討的系列,我需要異常專注地對待它。」信仰是Erik Jeor生命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一斷不簡單的旅程,《Icône》系列則與此信仰有關。Jeor不時會在繪畫期間暫歇一下來禱吿。
在德語中有這樣的一短語:“in der Ruhe liegt die Kraft”(力量在於沉默),Jeor認為:「『徘徊』可以是創作過程的一部分, 讓意念在腦海中『徘徊』能留給我們思考的空間,在意念中反覆深思,而非匆趕地去完成一件作品」。沉思、祈禱等都為他帶來工作的動力,讓他放慢一點腳步去準備下一步。
即使畫作成品並不會被預先鋪排好,但這種「行動」和「沉思」的結合意味著每一幅作品的目的和情感都需要經過反覆思考。Jeor覺得作畫的時光就如同跟朋友一起度過。
其中一個目的是:「我要去表達一些非固定的東西。這與約翰・凱奇(John Cage)的著名作曲《4分22秒》有些關連。 約翰・凱奇曾說:『即使在寂靜的房間裡,沉默並不存在 ── 人還是會聽到自己身體、呼吸發出的聲音。』」
父與子 ── 啟發了Joer的一個決定
俄羅斯聖像畫大師安德烈・魯布夫(Andrei Rublev)是Jeor心目中的英雄,對他影響深遠。
Jeor亦到受一些瑞典藝術家如Öyvind Fahlström和Asger Jorm的影響,後者有一件父親寫給兒子,以視覺表現為主的信件與Jeor的一副畫作有所共鳴,而那件作品就是在Jeor父親過世的同一個月份創作,以表達出他對這個不幸消息的感受。該畫作曾在Bonniers Konsthall展出。
「父子」這個主題引領了Jeor 受正規藝術教育的開始。倫勃朗(Rembrandt)生平最後一幅畫作《浪子回歸》(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就是影響Jeor做這個決定的一個關鍵 。Joer像一個兒子重返家中一般,投入了藝術的懷抱。藝術重新啟發並啟導了他,使他能夠批判那些在我生命中行不通的事情 。 」Erik Jeor回憶起由塔可夫斯基(Tarkovsky)為安德烈・魯布夫(Andrei Rublev)撰寫的傳記中有一個場景:軍隊迫切需要製作一個時鐘,但卻只能靠一名十歲的男孩幫助才得以完成,原因是男孩曾目擊過父親製作時鐘的過程:「當藝術家就有點像這樣。」
背景和早期展覽
Erik Jeor出生於1974年,畢業於斯德哥爾摩皇家藝術學院,並獲得MFA學位。Jeor的作品被松茲瓦爾斯博物館(Sundsvalls Museum)、馬爾默博物館(Malmö Konstmuseum)、現代博物館(Moderna Museet)、瑞典電台(Sveriges Radio)等收藏。他亦曾為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 )完成了一項公共藝術作品。
品嚐繪畫
Jeor熱衷於自己畫作的可理解性,刻意以作品去引發起觀者的一種感覺而非想法,作為觀者的一個伙伴而非引導他們解讀的人。
他的作品中包含了一些「流動」的細節,是Jeor的奇幻世界的一部分,觀者應「品嚐」它而非「分析」它。作畫亦是Jeor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他的妻子埃爾維爾・索耶茲(Elvire Soyez),是一位法國藝術家。他大女兒就在Jeor在巴黎讀書的時候出生。Jeor希望能夠將自己對藝術的熱愛感染到他在瑞典預科學校所教的年輕學生。而教學的樂趣同時又激發Jeor的創作。
-
Lagom
2020年10月29日 - 11月18日Ora-Ora is pleased to present Lagom, a group exhibition that will feature works by gallery artists Chan Ken...閱讀全文 -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8年11月8日 - 11月11日尊貴藏家預覽日| 2018年11月8日 (周四) 下午2:00-8:00 2018年11月9日 (周五) 下午1:00-9:00 公眾日| 2018年11月10日 (周六) 上午11:00至下午6:00 2018年11月11日 (周日) 上...閱讀全文 -
「思:止語自然」
2018年10月19日 - 11月14日方由美術將為大家呈獻 「思:止語自然」。古往今來,無論中西,伴隨著人類文明史的進程,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總會不自覺地試圖與自然「對話」。從17世紀的天才藝術家克羅德·洛林(Claude Lorrain)、尼古拉·...閱讀全文 -
Volta NY 2018
2018年3月7日 - 3月11日Swedish artist Erik Jeor unleashes images of turmoil, tempest, our planet mired in involuntary upheaval. Each painting c...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