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Yanzi 章燕紫

簡歷

童年

 

章燕紫生於一九六七年,江蘇鎮江人。她父親的職業獸醫是保護動物免受疾病和病菌的攻擊。這職業對其女兒來說有著意想不到的影響,亦使章燕紫在成長中經常接觸不同的醫療用具。

 

她講述自己童年時的經歷:「小時候,父親在我們家裡有一張舊式、可以鎖上的桌子。當父母不在家時,我偷偷地打開它。我翻閱了桌子抽屜裡所有東西,父親在學時期的照片、筆記本等。裡面還有一個裝有聽診器的特別盒子,我會把聽診器放在耳朵上,聽聽自己的心跳,也用它來唱歌,聽診器是我最喜歡的玩具之一。我也玩注射器,用它把水注入蒸饅頭裡,相當淘氣。 這些被禁止玩的東西使我的童年充滿樂趣。」

 

她在童年時曾與疾病戰鬥,使她在醫院逗留了一段時間以治療血液問題。年輕的章燕紫在成長期間被藥物包圍著。如藝評家巴巴拉·波拉克(Barbara Pollack)最近寫道:「對章燕紫而言,醫學治療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而不是健康失調時才存在的偶發行為。」她在後來的藝術陳述中亦表達了自己的醫療經歷。

 

少年

 

她年少時瞭解到自己的藝術才能,所以她專注練習山水、花鳥等傳統水墨技巧的描繪。她還努力地令自己成為一個專業書法家,亦尋求在和諧恬靜的古典風格藝術中,緩和自己的不安。    在中央美術學院攻讀藝術後,九十年代時章燕紫專注在家庭生活上,結婚及育有一個女兒。  

 

疾病和靈感

 

悲傷的是,她的父親于2001年去世,其母親亦于2003年離去。在短暫時間內繼連失去雙親的經歷對章燕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比其他人更早面對死亡。之後,我經歷了一個漫長而焦慮的過程。」她描述了母親是一個特別虔誠的佛教徒。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個月,章燕紫與母親住在寺廟裡,那就是母親去世的地方。「在她去世的那一天,我沒有哭。我在寺裡度過了一個月,好像在那兒完成一個儀式,一個表演。我們就像演員般陪伴她向西方極樂世界出發。」章燕紫堅信家庭的責任和孝道的美德:「作為她的後代,我們必須滿足她的願望。」這段悲傷的經歷是章燕紫成為職業藝術家的催化劑。她丈夫的病,加上其父親的離去,鼓勵章燕紫以新的思維和表達方式重投藝術。2002年,她入讀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並於2007年獲得水墨畫碩士學位。

 

認可和讚譽

 

父母去世後,章燕紫把自己沉浸在工作中。她參加了2004年中國的「聲聲慢」第十屆全國美展和2005年的「風 雅 頌」第二屆北京國際雙年展。不久之後,2007年,她獲得中國文聯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畫展金獎。2008年,章燕紫第一次在法國展示她的作品,展覽名為「踏莎行」。之後於2010年她更將展覽帶到上海。

 

而2010年更是藝術家的轉捩點,她決定不再強調傳統主題,而是專注於日常生活中的物與事。回想起曾經困擾她的病史和童年玩過的醫療工具,她開始描繪不同必需和持續伴隨我們生活的醫療工具和儀器。這啟發了她2013年一個突破性展覽:「止痛帖」。她母親去世的記憶也被融合在《止痛帖》這件由成千上萬的佛像拼合而成的作品中。章燕紫說:「在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想法,這作品是獻給母親的。」徐累寫道:「很少中國藝術家在他們的信仰中有那麼準確、觸動人心的、美妙的表達。」創作了《止痛帖》後,章燕紫專注以中國的視角看真理。 她以藝術治療人類疾病的哲學引起了很大的共鳴。她亦反思人類在生活中尋求治癒的傾向,「童年的良藥可能是一支棒棒糖或一個洋娃娃;青年時的良藥可能是一段美好的友誼、愛情或旅程;成年的良藥則是家庭、孩子、房子、事業、汽車;有這些東西我們就能暫時忘記痛苦。」

 

章燕紫慢慢被視為一個獨特的藝術家,為中國歷史、傳統文化及多變的當代主題形成了橋樑。除了她有關宗教和醫學的想像,她也會描繪昆蟲,與逝去的大師齊白石進行一場對話。之後,她開始獲得成功,並得到藝術圈內的好評。徐冰在《止痛帖》的開幕禮上對章燕紫說:「我們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參借了西方很多的經驗,而沒有充分利用我們極其優秀的傳統文化。事實上,我們仍需要研究如何利用出色的中國文化。章燕紫的作品正好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靈感。」

 

業內專業人士的好評令她在比賽中取得成功:2013年,她獲得了「百家金陵」畫展之金獎,同年她亦獲得魯迅文化獎最佳藝術作品獎。

 

獲獎之後的幾年裡,章燕紫積極到海外參加不同的個人展覽和聯展,包括義大利潘波拉托藝術博物館(PAN Palazzo delle Arti di Napoli)的展覽(2014年)、中國北京馬奈草地美術館的「私房菜:女性藝術家沙龍展」(2014年)、方由美術主辦於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行的「新水活墨」展覽(2014年)和中國上海「花事與清供」展覽(2014年)。她亦曾參與北京今日美術館(2013年)、廣州5Art 藝術空間及巴塞爾藝術展(2015年)之展覽。

 

歷史和實驗

 

2015年夏天,章燕紫在香港醫學博物館駐留了幾個星期。她創作了一系列名為《本》的作品,是她在這段經歷中發現的歷史故事和個人見解之成果。

 

其後在2016年7月和8月的展覽,充分展示章燕紫是一個積極重塑自己藝術家,並爭取不同機會在新的創意方向發展她的藝術。該展覽延伸了她治療、治癒和犧牲的主題,特別是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伯遜教授在博物館內自殺一事啟發,創作的裝置藝術《復蘇》。《復蘇》是一個利用紗布繃帶材料製成的翅膀裝置;位於《復蘇》旁的則是融入了中草藥的繃帶條抽象方形畫。藝術家還描繪醫療工具來創作水墨畫,包括一套七件的《空晶片》作品,巧妙地利用膠囊鋁板作拓印工具。此外,她從博物館地下室的一張手術床獲取靈感,把止痛​​貼覆蓋於木架上,並以水墨描繪各類種植在博物館草藥園內的草藥。藝評家黃專認為章燕紫「描寫了現代人的焦慮及其治療方法」。是次展覽得到眾多媒體關注和好評,如藝評家芭芭拉·波拉克(Barbara Pollack)、皮道堅和藝術史學家朱麗亞·安德魯斯(Julia Andrews)的支持。

 

近日展覽

 

藝術家邀請我們反思醫學如何治療身體,藝術如何治癒精神情緒。在與精神病醫生的談話間展示了這個理論如何能治療人們的心理狀況,並帶來正麵積極的效果。我們邀請大家一起參與章燕紫的治癒之旅,感受藝術如何平靜內心和心靈。

 

章燕紫現居於北京,並於中央美術學院擔任藝術資訊網主編。章燕紫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義大利L'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Napoli "L'Orientale"及瑞士愛彼博物館(Audemars Piguet Museum)所收藏。2017年,章燕紫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獲得佛羅倫薩混合媒體大獎。2018年,她更於英國愛丁堡外科醫生大廳博物館及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首次舉辦個人藝術展覽,展覽為期六個月。第二年,她在墨爾本維多利亞藝術家協會與香港方由畫廊舉辦展覽,名為「隱居」。

 

章燕紫是中國古代水墨畫媒介的主要實踐者。她研究了心理和諧與義務的線索,這些線索既把我們聯係在一起,又將我們分離於一個由個體組成的社會中。疫情爆發的時候,章燕紫正在紐約看望女兒,她被迫留在紐約,並在這段時間創作了《口罩系列》。這一作品是她對周圍城市居民狀況的一種特殊回應。章燕紫的作品在這一係列中變得愈發戲劇化與真實,作品將於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上首次完整展出。隨著世界從疫情的陰影中逐漸走出來,口罩成為了一個耀眼的目擊者,是這個時代的重要見證。在這個時代,人性的弱點、懷疑與激情從文明的海洋中浮現,在混亂的空氣中呼吸。

 

感受章燕紫

 

章燕紫將繼續研究人之處境,視如今依舊未被完全了解的星座為人類起源的線索,作為我們內心激情和驅動力的標誌。隨著人類對醫學知識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也許這將完善我們對人類的理解。然而,章燕紫的作品中那些最美的奧秘依舊等待解答。

作品
展覽
出版
新聞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