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 Jian 彭劍

簡歷

童年及少年

 

彭劍,1982年生於中國湖南岳陽。2013年彭劍畢業於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並獲取碩士學位。現在杭州工作及生活

 

界畫中的線

 

彭劍的作品設色明快大膽,線條棱角分明,引導出傳統中國界畫中的建築精髓。他更在創作中運用曾在古代測繪建築的界尺工具。彭劍的畫既複雜,又簡約;既受歷史啟發,又極富現代感。在大學時期,他的創作深受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和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作品的影響。因此,他的風格亦反映無形的線索,以幾何抽象串連二十世紀至現今的轉變。引用著名藝術家徐累的話:「幾何抽像是現代藝術中最具特色的表達手法......彭氏的作品呼應這種當代藝術風格的復興 。」提到他在杭州的學習背景,國際藝評家芭芭拉•波拉克(Barbara Pollack)表示:「彭劍在畫作中成功協調不同類型的藝術,他的藝術風格被每段對他有影響的經歷孕育。」

 

實物與象徵

 

清晰整齊的書籍和堆疊的魔方填滿彭劍的畫。他的作品往往可作諸多詮釋:立方體可能不像彭劍出生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作品,而被視為是井然有序的網格與大膽設色的化身,變幻莫測卻又控制自如。書籍上的磨損或許反映了最有規律的設置中的隨意,以及年齡和經驗在實踐理論學習中的角色 。引用藝術家的話:「我在有限的空間內定義不同的物件,我不僅是為了描繪一個特定的形象,而是希望以象徵手法來表達隱藏而有深度的意義。」

 

觀點

 

早期作品,如2013年的《空房子》,描繪了一個網格和家的交匯點。在窗外杭州的幻景前,呈現了藝術家的居住環境,窗子可能被視為個人生活和藝術生活之間的邊界。一如既往地,這城市景觀並非不尋常,反而是有序的,有控制的,有棱角的:想像的管道。彭劍的畫作常常產生一種令人眩暈的效果,在中西方觀點同時對立和應用之中,觀眾被迫從傳統中國的45度優越位置觀看這幅畫,然後當物件抵觸到背景時,視線再轉移到一個更自然的位置。

 

正如2020年方由舉辦的「硬邊」展覽所展示的那樣,彭劍越來越多地嚐試將他所選擇的事物並置在一起。魔方和書本的菱角已經逐漸被更為舒適、通透與包容的客觀物(例如玻璃瓶、齒輪、輪子和球體)所取代。2006年起,彭劍開始對吹製玻璃產生興趣。他的觀察兼具東西方視角,並從他的作品中巧妙地傳達出來:「畫中的瓶子雖不是經典的形製,卻體現了當代藝術的純粹與樸素,同時融入了中國傳統宋畫的高雅氣質。」

 

NFT數字加密藝術品

 

彭劍是一位對曆史,以及曆史於當下重現有著濃厚興趣的藝術家。他不斷地尋求風格和形式上的創新。2021年,方由畫廊在巴塞爾藝術展上展示了彭劍的《柳成蔭1/5》與《柳成蔭2/5》,這是與我們所經曆時代同步的動態圖像。和諧在平衡與一致之中,在無形但不可阻擋的分裂威脅之下,逐漸被遺忘。這是一幅具有中國界畫精神的彩色作品,充滿振動與重力感,其行動和反應也使其更具和諧感。 

 

NFT這一形式捕捉了藝術品及其運動的獨特性,同時為一個全新的、技術化的收集箱打開了新的形式。

 

展覽

 

2013年,彭劍個展「格物」于方由美術館展出,同年參展美國科羅拉多州立美術館「新面孔、新藝術──中國青年藝術家推薦展」。2017 年,於香港兩依藏博物館(方由籌劃)展出個展「十裡遠 」。彭劍作品更於多個國際藝術博覽中展出,包括2015 年的倫敦藝術博覽會、2018 年的水墨藝博、2017 年及2019 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同年並於方由美術舉行個展「柳成蔭」。其作品被收藏於今日美術館以及劉海粟美術館。


未來發展

 

2017年,彭劍新作《有一個傷痕了》玩味地揉合棱角與圓形,究竟這是否標誌著藝術家創作的轉變?隨著我們生活的改變,這套理論是否已經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為渴望安穩、舒適的家庭和友誼的內心?彭劍在前景鋪排的那堆輪廓分明的建築元件告訴觀者,即使遵從古代傳統界畫的規則,也不妨礙作品的靈活性。

作品
展覽
出版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