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黑:不止於色」
方由美術很榮幸參與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呈獻精心策劃的群展「黑:不止於色」。這次集體展覽將在挑戰觀眾看法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問題:「什麼是黑?」 展覽匯集了6位先鋒藝術家的作品,這幾位藝術家分別是來自中國的章燕紫(北京)、黃丹(北京)、蕭旭(重慶)、派瑞芬(香港)、來自瑞典的Juri Markkula及德國的卡娜(Carla Chan),將探索黑色的動態與對其細緻入微的描繪。
黑,作為顏色,分布於生活周遭,儘管簡單而純粹,卻也因熟悉而顯尋常。──見多了,則不以為奇,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心理活動──而我們這場展覽想要做的就是要以藝術的方式,重新探討本屬於「黑」那不曾磨滅之「奇」。
在中國古代,「黑色」的概念為「玄色」所替換。「玄色者,先染白,再染黑。」所以,儘管玄色的最終形態以黑色呈現,但其內涵遠不止於表象的一團陰暗。在中國畫里,「墨分五彩」,可知黑是可以表現出彩色意象的存在。顯然,即便僅以顏色論,「黑」也不似當代人所一般認知的那樣簡單。以顏色為基點,若進一步上升至文化層面去審視,黑──這一概念則更顯不凡。對於以華人為代表的東方群體而言,黑,是一個內蘊深沉、寬厚博大的符號、載體和形態,關乎於「道」:在太極圖中,黑與白分別代表了陰和陽;而第一位統一六國的皇帝嬴政以黑色(玄色)為國色,則更會引人深思。在西方現代文明體系下,「黑」同樣是一種深刻的存在:現代物理中的黑洞,會讓人自然地想到東方語境下盤古開天闢地前的「混沌」之力。在工業領域,隨著越來越多嶄新染色技術的出現,黑色已經成為獨特個性的代表色,更是變革的推動者,例如從馬丁·路德到浪漫主義詩人,穿著黑色儼然是拒絕當代價值觀的一種表現,也預示著一項革新的開始。
當我們在這個紛繁的互聯網時代去審視黑色,當其只能以千百種顏色中的一種--這樣的身份呈現時──這種認知顯得單薄而非單純。但若如上述,如果我們嘗試去揭開附著在黑色之上的面紗,「黑」便開始顯露她那深沉、神秘的本來面貌。「黑色」(或玄色)那看似一無所有,實則無所不包的本體,是我們精選來自世界各地的 6 位優秀藝術家組成這個展覽的緣起和初衷。
他們在作品中關於黑(顏色、氛圍、要素等)運用的共通點,觸發了我們以這一主題支撐本次展覽的靈感。透過這樣一場頗具創意的展覽,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繪畫、雕塑、裝置等多樣的藝術形式,更重要的是能體會到不同的意象表達。